明故宫毁于何时?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57:57
为什么现在只剩下遗址了?明朝开国距现在也才600年多一点啊 ?

燕王朱棣夺宫之变,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迁都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严重;到了明末,连金銮宝殿都荡然无存。康熙首次南巡时,明故宫已是“宫阙无一存者”,相当荒凉了。太平天国之战,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1929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东路和逸仙桥,明故宫遗址被从中分为南北两部分,仅存午朝门与地下柱础等少量遗迹了。

位于中山门内,是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皇宫。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动工兴建,第二年完成。
明故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由皇城和宫城组成。皇宫的范围,以今天午门南北两端的明故宫遗址为中心,南北长五华里,东西宽四华里。现故宫的主要建筑前朝三殿和后廷三宫等都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的残基和雕刻精美的石柱础等遗迹,供人凭吊。午问的五个券洞门仍完整。“靖难”之役宁死不为朱棣草诏的建文朝臣方孝孺,就是在午门处死的,血染墀石,世称“血迹石”,至今犹存。东华门、西华门尚各存三个券洞门。午门前后的内、外五龙桥,还保有明时原物。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最终选定这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用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站在明故宫遗址上举目四望,周遭一片旷野,远处青山含黛。遥想明朝开国时的宏伟宫殿,惟有这八个字,才能说出此处苍凉的意境。有人说,南京明故宫遗址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它的神秘。现在没有人见过当年这一雄伟的建筑,史学界甚至连一张明故宫的详细图纸都没有,只能大概推测出其分布的状况。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南北长五华里,东西宽四华里,壮丽巍峨,盛极一时。
燕王朱棣夺宫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