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判断下列化学观念的正确与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4:15:02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若错,请简单说下理由

A对 原子无法消失,在自然界循环
B错 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是宏观分离,无法分离微观粒子
C错 金属钠一般为良好的导体,一般不做绝缘体
D错 这个与大学专业化学-物理化学中的水的三相点有关 水不可能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三相点
(1)定义
一般指的是,各种化学性质稳定的纯物质处于固、液、气三个相(态),在平衡共存时的三条平衡线的交点。三相共存时具有固定的温度和压强。
(2)说明
①所谓相,是指在某一系统中,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各相之间有显明的界面。如有冰、水组成的混合物,冰是一个相,水又是一个相,共有两个相。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水和酒精的混和物却只有一个相。又如两块晶形相同的硫黄是一个相,而两块晶形不同的硫黄(如斜方晶形和单斜晶形)则是两个相。不同的相之间的相互转变叫做相变。相变是十分普遍的物理过程。物态变化就是一种相变过程。例如,固体、液体之间的物态变化过程就是物质 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熔解)或液相转变为固相(凝固)的过程。
②在熔点时,固、液两相平衡共存。如果低于熔点,物质就以固相存在;如果高于
熔点,物质就以液相存在。因此在p-T图中,画出熔点和压强的关系曲线OL(熔解曲线)就可以表示固、液两相存在的区域。在OL的左方是固相存在的区域,OL和汽化曲线OK(气相和液相平衡共存的相平衡曲线)之间,是液相存在的区域(如图),OL与0K的交点O叫做三相点。这一点既在熔解曲线上,又在汽化曲线上,因此三相可以平衡共存。
各种物质,处在三相点时都具有固定的温度和压强。如水的三相点温度为0.01℃,压强为4.58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