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制造材料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09:45

笛子,又称竹笛,中国传统乐器。在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为竹制,也有以木、玉等材料制笛。

制作竹笛材料有苦竹,白竹,紫竹,水竹,湘妃竹,蕲竹,石斑竹,红木,淡竹,凤眼竹,梅螺竹等。

苦竹,通常选用黄苦竹,杭州中泰铜陵桥盛产,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很多苏杭制笛名家选用,声音清亮,竹材厚实,反弹好,灵敏度高。很适合制作梆笛与中音笛。

紫竹,竹壁比较薄,其中黑色紫竹声音很飘,不适合制作笛子;枣红色是通常所见到的,声音委婉,悦耳没有苦竹那么清亮。最为适宜的紫竹要算是皮色象黄鳝一样的黄鳝竹和泛有密密麻麻黑点的芝麻竹,这是最理想的紫竹,声音体恬,舒适悦耳,很适合制作中音笛子。但紫竹长相不够规则,制作难度相当大。

白竹,竹壁相较紫竹厚点,但是音色浑厚,稳重很适合制作曲笛,并且节长、质佳,内径相对统一,容易把握制笛的尺寸,所以相对而言制作难度不是很大。

水竹,属于特色竹材,产于贵州玉屏一带。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并且很具有特色,竹材内壁声音很容易得到集中,制作梆笛不错。

湘妃竹,是湖南岳阳君山特产,竹壁厚实,竹密度大,声音浑厚,有紫竹的温婉,但声音更悠扬悦耳,趋于低沉,很适合制作低音笛子,将低音笛子的表现力尽现出来,特别是气体撞击内壁,使得声音更加浑厚悠扬,不会很飘也不失厚重。但制作难度很大。

蕲竹,湖北一大特产,硬度很大,与湘妃竹不相上下,但是声音确不失优美,声音根据口径粗细却可以清亮,但是却略带金属感。5年竹材最佳,音色优美很适合曲笛与中音笛。

石斑,声音清亮清脆,共振很好,内壁反弹,灵敏度都很好,但是竹壁硬度大,很容易烤竹炸裂,所以制作难度不小,但是确实梆笛的上上之选。

红木,开发出来的新品种,但声音略显呆滞,缺少些竹韵,并且和未吹开的笛子差不多,金属声很重,缺少些表现力,制作难度相当大,并且价格高昂。
(注:红木笛子很需要功底吹奏,好红木笛子也可以很好的彰显曲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