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00:07
求这方面的文 要写得好!!叫我网上找的就不用回答了!
要这30年以来深圳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要突出重点 主次分明 层次分明。

我要以全国性报道来做这篇文章,拜托有点深度好不好!!!!

如果答案让我满意的~~我愿意发出500分!!!!

“扇子扇清风,时时在手中,朋友问我借,等到八月中”。记忆中,这是一首流传于我的故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歌谣。歌谣中所说的“扇子”是乡亲们用麦杆制作的,如今市面上早已难觅他的踪影,可当年大家夏天驱暑总也离不开它。

我出生在70年代初。记得儿时的夏天,不管屋外温度有多高,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摘果、下河捞虾,或者是到村外的树林里逮知了。每次汗流浃背地回到家里,母亲总是用双手摇着麦杆扇为我驱热,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觉得好温馨。记得当时我们那里还没有通电,没有电灯,没有电风扇,一到晚上,狭窄的茅草屋里闷热无比,群蚊疯狂奏起的声浪让人心慌。于是,我童年每一个炎热的夏夜,几乎都是在母亲的麦杆扇下度过的,可麦杆扇风力有限,扇了前扇不了后,扇着扇着,还是汗水只滴。直到有一天,妈妈带我去探望在省城工作的父亲,父亲宿舍里有一种叫电风扇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扇出来的风不知要比母亲麦杆扇扇出来的风要凉快多少倍。当时我就想,要是咱家有一台电风扇那该有多好啊!

“电风扇,左右转,转到左边妈妈凉,转到右边爸爸爽,吹得娃娃乐呵呵,赛过汽水和冰棒”。这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一首儿歌,于是,希望家里早日拥有一台电风扇就成了我儿时最美的童真。直到80年代中期,村里终于通了电,就在我家用上电的那一年夏天,父亲从省城买回了一部台式电风扇。电风扇接上电源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满屋子的人都感受到了凉意,尤其是电风扇的摇头和霓虹灯闪烁的功能,让大家都赞叹不已。那些天,小伙伴们成天的呆在我家不肯离开,屋里常常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尽情享受电风扇带来的丝丝凉意。为了保护电风扇,母亲还特意扯了三尺红布,给电风扇做了个外套,一有空的时候就将本已干净的电风扇擦了又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自然也吹到了我的家乡。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户户也盖起了小洋楼,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是应有尽有,2003年的时候,我家装上了两台挂壁式和一台柜式空调。早些时候被我们视为“宝贝”的电风扇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如今有了空调,夏天不管屋外温度有多高,但屋内却是凉风习习。母亲因此也常常念叨:“我算是遇上了好时代了,每想到这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