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十位华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8:31:12
纠正错误 百度里查到的都说六位(算上钱永健 也不过七位)把这个顶到顶上去 大癞蛤蟆(达-赖-喇-嘛)和高行健也是华人啊 不承认这个影响很不好哦(我们又不是什么独-分-子)
闾丘露薇博客里说钱永健使得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到达两位数 还有一个是谁呢?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Tenzin Gyatso:1935年生于青海,中国国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

然后是钱永健今年的化学家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赛珍珠,当时赛珍珠有中华民国国籍,诺贝尔颁奖时也邀请了中华民国政府参加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