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沉思若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34:33
由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创作,由舒伯特谱曲,希望能找到中文翻译.

舒伯特进入维也纳

  舒伯特在寄宿学校的五年,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产生了一群来自林茨的朋友,特别是施鲍恩(1788-1865,法学家,1808-1809和舒伯特同学)、朔贝尔(1798-1882,诗人、画家,1813年在施鲍恩家相识)、梅尔霍夫(1787-1836,诗人,有着出众的敏锐的辩音力和对音乐的强烈爱好,1814年相识)、塞恩(寄宿学校的顶尖学生,对哲学、法学和医学有兴趣,1815年相识)等。他们比舒伯特年长、成熟,家庭也富裕、有名望。这些青年特别关心社会、积极、进取,在很长一段时间从艺术、思想、物质等方面都给了舒伯特很大影响与帮助。舒伯特此后为梅尔霍夫的诗谱曲达47首,为朔贝尔的诗谱曲也有若干。

  1816年底,舒伯特跟随朔贝尔及其母亲、妹妹一起搬到维也纳内城居住。并在朔贝尔的帮助下,结识了当时杰出的男中音歌剧歌唱家富格尔。富格尔成了第一位舒伯特歌曲歌唱家,作曲家常常为他伴奏。诗人梅尔霍夫和他们经常一起闲聊、饮酒、讨论时事、演奏音乐。

  但是,在随后的两年内,舒伯特的作品数量锐减,未完成作品越来越多。原因很多。首先是加入一个叫“无聊”的协会,1817和1818两年在那里参加了很多活动。其次,是找到一个差使:利用1817年的夏天和1818年的秋天到匈牙利一个伯爵家教他的俩女儿,刚开始田园生活让他十分兴奋,后来却十分厌烦,因为那里“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艺术”。然后是不停地搬来搬去;1817年秋天他搬回天堂门,冬天随父亲搬到离内城更近的罗骚,并可能仍在从事教学到1818年夏天,并在这年最终完成了在师范学校的学习;1818年秋天后,他又和梅尔霍夫一起住到了内城。最后,是作为一个青年,来到维也纳,接触到的新事物激起了进行各种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譬如,在匈牙利为让伯爵一家高兴而创作许多四手联弹钢琴曲;因为罗西尼的歌剧从1816年以来在维也纳大受欢迎而模仿罗西尼创作歌剧序曲。

  1817年他的创作主要在歌曲和钢琴曲两个方面。有名的歌曲有:枯萎的菩提树D514,摇篮曲D527,田园曲D528,泉水颂D530,死亡与少女D531,船夫D536,酒馆招待D544,少年与死亡D545,歌中的慰籍D546,致音乐D547,鳟鱼D550,在多瑙河上D553,各种姿态的情人D558,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