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背历史中的一些知识点(例如几几年发生了什么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02:17

学习历史,记历史年代算是最基本的内容了。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记忆历史年代呢?这似乎也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问题。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方法得当、用心去记这便不是什么难题了。要说方法,其实很简单,概括的说,主要有三点:
第一,必须大量的阅读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已掌握其大体的历史脉络。了解的知识多了,自然会对历史产生兴趣,记忆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知识,虽然当时不能完全必须大量地阅读关于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掌握大体记住它,但或多或少也会对其有所印象。当你再读别的书籍时你也许会再次遇到它,此时,你对它的印象就不会那么陌生了,无意中,你又对它记忆了一遍。久而久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记清了、记牢了。
第二,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记忆。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与历史年代多多少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通过学习哲学我们知道,“联系”的思想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这里所说的联系就是把年代与历史事实、年代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东西联系起来。例如:公元1673年,清政府下诏撤藩,三藩举兵作乱。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清政府一举平定了三藩,最终迫使尚可喜投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清政府最终荡平三藩是在1681年。这样三藩叛乱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很容易就记住了。并且,结合史实我们知道,靖南王尚可喜在三番作乱前就已经告老还乡,所以说清政府迫使尚可喜投降就是不符合史实的。再如: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先灭掉韩国,开始了兼并六国的战争。同时我们又可以想到,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出使胰洲。当我们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时,我们又该想到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政权。同样看到公元前200的“白登之围”,我们就想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这样举一反三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有时候当时回忆不起来或不是很确定,可以立即查找资料,以加深记忆的印象。我们在实际的学习中,还可以把世界史实与中国史实用年代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公元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时,我们可以想到,同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也于同年在彼得堡即位称帝。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