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众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8:03:38
世人整日醉生梦死,太执着于这个自我。似乎知道我是谁,其实呢太迷五欲。细想想,生前死后你是谁?你的记忆在哪?你到底是谁?是不是都是空的?茫茫宇宙你来自哪?将去哪?只是短短这几十年的生命,有什么可迷的?可追求的?到底图什么?为什么都看不开?在佛教看这样的人是因为被五欲迷的太深了吗?

是的,被五欲迷的太深。

所以佛才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之见。

用智慧的语言唤醒迷惑的众生。

讲法要有耐心,五浊恶世的众生刚强难化,难以调服。诸佛菩萨往返于六道之中
不知疲倦。反复宣说。救渡众生。

佛看一切众生众生就有佛性。所以不断启发众生的佛性就是佛菩萨的事业

要有耐心,同时自己也要提高认识。

众生不能得度,和我们自身的修行水平也是有关系的。

阿弥陀佛

九月四宇宙,八月28打击,现在又换10月13日纪念。

这些问题,能准确不含糊不别开话题的、简洁的、一个答案对所有问题的、让人失望的答案,只有一个:

我都不会

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 则一切智 无师智 自然智自然现前--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是的啊,众生迷而不觉啊
菩萨觉而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