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信力 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3:18:01
快,我急

最近的:航天三剑客的故事 看过吗?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正选航天员都出生在1966年,有着相似的体重、相近的身高。当然,更重要的,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都经历过那一代人大都经历过的艰难世事。苦难的、徘徊的,甚至有些灰暗的人生天空,让少年心事一度变得不确定。是求变的希望,一路拽着他们从黑土地、从黄土高原的村落里奔突出来,成就了一番搏击太空的伟大事业。
相信这些人生的碎片,是很多有着“相似成长背景”的农家少年共同的记忆。无论是“三剑客”那样的成功者,还是依旧在平凡的世界里努力涂抹人生的一般人士,都会刻骨铭心。彼时彼地,孩子要上学的愿望,是一个个农家子弟难以逾越的大山。那些艰难和苦楚,说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巳。
我丝毫没有拿“三剑客”的经历与现在学生相比的意思。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一种独特的寻觅经历。其间,有时代的投射,有个体经验的积淀,不可复制,亦难以比较。我所珍视的,是那种可以珍藏一生的强悍的生命体验。比如翟志刚的那个空包,比如景海鹏父亲绑扫帚的手,比如刘伯明的那一条的那一条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的乡间小路。
泪水滑落,不仅仅是为了1980年代那个可怜的在一条读书窄道上寻找出路的孩子,也不仅仅是为那一生守望农村艰辛度日的母亲们。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母亲而心生哀伤。我们都希望通过艰难的努力,跳出既定生命轨迹的规划,让生活变得确定起来。
我也相信,很多人是把“三剑客”的故事当励志小品来读的,看他们少年时代如何如何艰难,所以才奋发努力,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原本也没错,很多大人物也有类似的不平凡的个人经历。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少年有权力在需要得到教育的时候就顺顺当当得到教育,而不一定非要“苦甚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是可然,不是必然,更不是宿命。>这是我在报上看到报道关天航天三剑客的故事,深有感触。我们这些80后的孩子,被称为叛逆的代名词。无论他人怎么看自己,只要努力就好!
自信,在于自己....

我记得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一定要争气》,讲的就是童第周的。
当时,他发现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他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公开说:“中国人太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