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51:19
孙权是什么样的人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的评价,且这个评价没有水分~不像孔明评价庞统“其才学胜我十倍”,曹操之所以这般评价孙权是因为孙权之前多次抵御曹操来犯,在曹操赤壁大败后妄图再攻一次时,两军在建业隔江相对,孙权毫不畏惧的行舟在曹操大军面前巡视,而后回营奏乐。看的曹操大发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如刘表子嗣,当真猪狗不如!”(原因是同是丧父的刘表之子主动投降,而孙权却次次抵御曹操。)
-知人善任
孙权对于人才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帝王的标准,他重用水贼出生的蒋钦,周泰与甘宁等,此三人皆是吴国的武将重臣。其中孙权拜周泰平虏将军时遭到了徐盛等人的反对,孙权命周泰脱下身上衣服,指着周泰身上的伤疤逐一列数周泰参加大小战役,出生入死的事迹,令徐盛等人心服口服。可见孙权对于有功之臣并不埋没,对于手下的出生也不曾介意,对于有才能的人也必然给予其展现才能的机会,此类例子还有许多,比如二线武将的吕蒙“士别三日”后拜大将军,拓展了吴国当时西面的版图,让吴国彻底一统江南;初出茅庐的陆逊委以重任,让陆逊安然袭击关羽,并在夷陵抵御刘备复仇大军。一位明君最重要的是要人慧眼识人,善待下属,有功封商的特点,可见孙权是做到了。

-兼听兼信
为君者最为忌讳的是偏听偏信,不能博采众长。一位君王兼听兼信,不但可以让他认识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让他认识身边的人谁是小人,谁是君子。有次孙权在饮酒后大醉,发起酒疯迁怒于吴国政治计谋重臣虞翻,欲拔剑杀之,遭到刘基的反对,孙权怒问“操可杀孔融,孤为何不可杀虞翻?!”刘基说:“操多行不义,故天下人反之,君施仁政,堪比尧舜,又何与操同流?”孙权当即酒醒,认识他自己差点犯下错误,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自己以后喝醉酒说杀人都不算数。以此可见孙权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一意孤行的帝王,对于身边的良言即便是醉着仍然可以分辨。孙权兼听兼信最典型的便是决定赤壁是否一战,身边的人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孙权在其中徘徊,可以他并非偏向哪一方,而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可以让他信服并且让吴国得以生存的妙法,最后周瑜一番话让他坚定了对抗曹操的决心。

-有胆有勇
孙权虽看似儒雅,却也是一个有胆有勇之人,他打猎时喜欢追捕老虎。这曾经遭到张昭的反对,张昭说你是帝王,你应该用你勇猛的手下去阻挡老虎等凶险,你怎能自己亲自上阵,如果受伤了,岂不天下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