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200字左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8:57:10
在百度找来找去都找不到,所以在这里问一下,所以和字数的问题有些关系。

(如果有合适的答案,我会追加悬赏分10分)

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即:
1.实行郡县制。秦王朝个废除了西周以来一直沿用的封建制,不再分封诸侯,而是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将国家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再分为若干个县,然后给每个郡县派去行政官员,郡的长官为郡守,县的长官为县令。采取了分级管理的政策。巩固了中央的权利。
2.实行官员任命制。秦王朝的官员是由中央任命的,而且非世袭,大到王侯将相,小到七品县令都是非世袭的。由中央严格的任命,使他们在地方代理皇权,即秦王朝对地方和臣民的统治实行官员代理的方式来维护中央集权。
3.实行地主制。地主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是统治阶级由原来封建制时期的领主阶级变成现在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也由原来领主阶级的有产权,有治权,有主权变成现在的地主阶级只对土地享有产权,而没有主权和治权,主权和治权只归中央所有。
这就是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最主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三点内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
皇帝制 秦王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悟涵
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具体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