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29:25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活在世间,不要对其它人要求太高了,毕竟,众生百万,不可能都如你一般清醒。
而如果你还把这种高高在上的圣人样子表现出来,不会装傻,你就只有被打入冷宫的命了。

――《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么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么不跟著饮酒享乐呢?为什么要思虑得那么深远,表现得那么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净才穿上。怎么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么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渔夫微微一笑,敲击著船板要离开了,一面唱著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后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注】

“沧浪之歌”复见於《孟子 离娄》,讲述孔子听孺子唱出沧浪之歌,便引之以告诫弟子,明白儒者自取(自由选择)之道。水清只是清水,水浊仅是浊流,濯缨濯足皆凭自决,但这是逆解发挥,若顺取发挥,应是渔父诵歌之意,劝儒者改行道家之路: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