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郡主.格格是怎么区分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6:08:18

从朝代来说,格格是清朝的专用称呼,用来通称满族贵族的女儿。
公主和郡主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称呼。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郡主则是诸王的女儿。皇帝的姐姐称长公主,姑姑称大长公主。

在清朝,对于公主、郡主的划分更为详细。
皇后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皇后的养女和妃嫔的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这是惯例,但并不绝对。
以乾隆为例,乾隆皇九女,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但并没有册封固伦公主,而是和硕和恪公主。而皇十女,生母是敦妃汪氏,但由于乾隆十分宠爱,所以册封其为固伦和孝公主。

以下是清朝“格格”的具体称呼: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除此之外,“格格”还有庶福晋的意思。所谓“庶福晋”,是满洲贵族的妾。
以亲王为例,亲王的原配(即第一位正室夫人)称嫡福晋,以后的正室称正福晋或继嫡福晋,侧室称侧福晋,嫡福晋、正福晋、侧福晋都是经过正式册封的,有名额限制;一般是正室一名,侧室两名;除了这些福晋以外,还有等级较低的庶福晋,她们有的经过册封有的则没有,这些人统称为“格格”;
以乾隆生母钮祜禄氏为例,虽然她是由内务府指婚给时为王爷的雍正的,但由于其父地位较低(四品官),雍正其时的妻妾也有一大堆,所以当时的钮祜禄氏号“格格”。
根据清官档案《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元年记载(1723年)二月十四日记载:
谕礼部:奉皇太后圣母谕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

综述,公主、郡主、格格是完全不一样的称呼。唯一相通的,可能就是“和硕格格=郡主”这一例。至于我们在很多清朝电视剧里看到把皇帝女儿称作“格格”的,严格意义上是错误的,而且“格格”的发音应该是“哥哥”,而不是我们通常听到的。

清太宗开始按照汉人习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