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委奴国王”金印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0:35:47

是无价之宝。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

当时日本向中国进贡,称臣,中日友好

日本是我们的奴隶、属国

在天明四年 ( 1784 ) 的一天,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一颗金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金印出土以后辗转百年,直至1979年一个家族的后人把它捐献给了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有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一枚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成了日本国宝。但是,一直以来日本的中国史专家对此存有疑惑。
他们首先怀疑的是这枚金印的真伪,在金印发现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伪造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术,因此,金印到底是不是中国之物让人怀疑,或者这印章本就是时人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伪造。
然而,在1956年,云南一座滇王墓中出土的一枚金印“滇王之印”让“汉委奴国王”有了一名“兄弟”,仿佛佐证了这枚金印的真实。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09年赐给滇王尝羌的金印亦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2.2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除上刻“滇王之印”四字与日本出上的“汉委奴国王”不同外,其它无论从外观、尺寸、字体形状等以及质地均同于日本的那一枚。
此后,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江苏扬州市的汉墓附近又出土了一颗金印,这就是“广陵王玺”。“广陵王玺”与“汉委奴国王”金印形制相似,字体以及文字的雕主法与光武帝赐与日本委奴国工的金印几乎同出一辙,稍微有点不同的是“汉委奴国王”是蛇纽,而广陵王玺是龟纽,不过,两印的高度、边长和重量都差不多。因为玄武神就是一条蛇缠绕着龟,人们推测这两颗金印有亲戚关系。
两枚金印的出土大大的增加了“汉委奴国王”印的真实度。因为经专家考证,汉制赐给太子及诸侯王的金印,一般是龟纽,赐给臣服国国王的印纽则多用蛇、芋、骆驼等造型,中日两国出士的这三枚金印均符合汉制,而且中国发现的两个金印均被考证为真。
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这并不够,理由是金印上所刻的是“委”而不是“倭”字。在《后汉书》关于委奴国,除光武帝赐委奴国王印缓,及“永初元年(公元1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