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醇的消去反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7:08:03
为啥有的是分子内脱水,有的是分子间脱水?什么原理?希望于详细越好!谢谢!

【答】:
乙醇的消去反应是指分子内脱水, 分子间脱水不是消去反应,而是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生成不饱和(往往含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判断一个分子内脱水的有机反应是否是消去反应,关键是产物比反应物增加了不饱和度(例如原来饱和一元醇生成单烯烃;单烯烃消去生成共轭二烯烃等)。消去反应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在170℃左右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同样条件只是改变温度至140℃左右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二甲醚,不是消去反应。
而某些有机物分子内含羟基和羧基(如乳酸H3C-CHOHCOOH)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内脱水形成内酯,显然不符合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定义。

乙醇的消去反应是分子内脱水。这个跟反应的条件密切相关。
如果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就会发生消去反应,也就是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如果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就会发生取代反应,也就是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