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02:20
阈限测量中的极限法,在测差别阈限的时候,在渐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为上限,第一次“-”到非“-”为下限。现在想问,这个“最后一次”和“第一次”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断句?

是 “第一次-”到“非-”为下限? 还是 第一次“-到非-”为下限??

这个第一次最后一次什么意思?直接说+到=为上限,=到-为下限不就行了吗?
我想补充下,不想好好回答问题的,趁早滚远点

首先“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表示的是记录的表格里面那些“++++++==--”的位次,其中等号前面的那个“+”就是最后一次“+”,等号后面的那个“-”就是第一次的“-”
断句的话,你断的前一个是对的。
书上是这样写的:在渐减系列中最后依次是“+”到非“+”(即“=”或“-”或“?”)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递增系列同理。因为在实际实验中,感觉没有差别就记“=”,不确定记为“?”,所以非“+”是不仅包括“-”还有“?”和“-”,所以不能单纯地说非“+”就是“-”。这里强调的是上限和下限所以会用到“非”。如果像我们老师讲的直接求阈限(不求上限和下限)就把“+==-”它们加起来求平均值,然后再求所有渐加渐减系列的总平均值,就是实验中要求得的阈限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到第一个“-”了。所以如何称谓要看所要求得的是什么数据。

你用的是杨治良的书吧,你可以参考一下朱滢或者孟庆茂的书,他们的写法各不相同也许你就会更容易理解。郭秀艳的书也很不错~
另外,如果你是考研的话不用拘泥于太多的细节,考研的实验心理学在具体实验上不会考得太深,一般只是要求应用,比如说什么情况用什么实验方式,那些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什么的一定要非常熟练。至于具体实验的细节,一楼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做一下实验就都理解了。

你做一次实验就清楚了。

“第一次-”到“非-”为下限

我想告诉你.你死了你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赶快自杀吧!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