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尚为什么能娶老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10:01
顺便说一下,我对这个是支持的,我也是信佛的,但是我觉得禁欲未必是好的修行方式,看过《巴黎圣母院》之后我深有感触,这就像古代传说中的治水一样,鲧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了。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了。
有位朋友说日本的佛教变了,就算是变了,也是好的,有些东西是应该改变的,基督教已经宗教改革了,我们佛教也应该宗教改革。2000多年前,正是有了改革,才有了部派佛教,有了大乘佛教,佛教才由此繁荣的,现在仍然需要改革。

初期佛教只传『了悟四谛』与『八正道』,而经历了这四、五百年,佛教先是有『上座部』 与『大众部(下座部)』的教派经辩(或教义论辩),后有『小乘派』与『大乘派』的经辩。

南传佛教(又称巴利佛教)至今保留古风完好纯正,但毕竟是小乘上座部。与大乘为主的北传佛教同样都出现在佛灭度之后。上座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下座不可能不吃饭睡觉,小乘本来只顾自己修行,因此对于大乘大众部指点不来,否则有可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摘自国学网《中国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化思想的影响》--

日本民族传统非常尊崇人类的自然天性情欲,在伦理上和制度上从不压抑和约束人的正常情感和欲望。
日本佛教以自然主义态度废驰戒律之后,佛教众僧都饮酒、聚妻、做生意、置财产,同世俗民众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尤其在两性关系上,不仅放荡而且有理论主张。例如平安时代末期出现的异端邪教立川流派就“把男女性交的阴阳之道与即身成佛的秘密教义看作一回事。
甚至日莲宗也认为“特别重要的法门在于两句话: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正当男女交会之时,吟唱南无妙法莲花经——那正合乎我们所说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注:日本《四条金吾殿御返事》。)
佛教对日本民族的想象力、直觉领悟力和审美思想中对意境、意象的追求,对空寂、闲寂、枯瘦、幽玄美学思想的形成,对以禅喻诗、对自然万物的有情众生的情感等都有极大的深化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无论佛教的渗透多么强烈,也不可能改变日本民族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人生态度,正是这一基本民族因素,形成了日本民族审美思想的独特性。

拜托,不是东密,是净土真宗。其中亦有无可奈何的因缘在。日本的比丘结婚始於亲鸾上人,因为他年轻时英俊潇洒,故得日皇御妹青睐。皇妹对上人逼婚,如若不从,即对佛教进行镇压。亲鸾上人为了整个佛教的生存,只可牺牲自己,应允婚事。结婚之后,他亦退出寺院,另组佛教的日莲宗居士团,宏扬净土。到了「明治维新」的时期,鉴於人口之不足,日本政府下令青、壮年僧人一律娶妻,老年僧人则可继续保持其净戒。自老比丘去世后,久而久之,取妻生子便形成一种习俗文化了。

具我所知,日本和尚可以娶老婆也只是一个宗派有这个规定,具体叫什么我忘了,那个宗派是在律宗鉴真东渡之前形成的,是因为他们宗派的寺庙是私产,为了不让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