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基加固中冷冻法的施工原理和施工工艺是什么呀 期待大家的回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8:28:29
施工工艺中地层加固的其他方法都有什么 请大家给我详细的答案 谢谢朋友们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单液硅化法是硅化加固法的一种,是指将硅酸钠溶液(Na20.nSi02(俗称水玻璃)灌入土中来加固土的方法。经加固后的土可提高水的稳定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土的强度。
碱液法是把具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经加热到90~100°C,通过有孔铁管在其自重作用下灌入土中,利用NaOH溶液来加固黏性土的方法。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 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由于碱液法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少,而且加固深度不足5 m,为防止采用碱液法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产生附加沉降,当采用碱液法加固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可行性。
对于下列建(构)筑物,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
(1)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
(2)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需要立即阻止湿陷继续发展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
(3)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
对酸性土和已渗入沥青、油脂及石油化合物的地基上,不宜采用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单液硅化法将硅酸钠溶液(Na20.nSi02(俗称水玻璃)灌入土中,当溶液和含有大量水溶性盐类的土相互作用时,产生硅胶将土颗粒胶结,提高水的稳定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土的强度。

碱液法利用NaOH溶液来加固黏性土,使土颗粒表面相互融合黏结。对于钙质饱和的黏性土(如湿陷性黄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软土需同时使用氯化钙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土中后,土粒表层会逐渐发生膨胀和软化,进而发生表面的相互融合和胶结(钠铝硅酸盐类胶结),但这种融合胶结是非水稳性的,只有在土粒周围存在有Ca(OH)2和Mg(OH)2的条件下,才能使这种胶结构成为强度高且具有水硬性的钙铝硅酸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的生成将使土粒牢固胶结,强度大大提高,并且具有充分的水稳性。
由于黄土中钙、镁离子含量一般都较高(属于钙、镁离子饱和土),故采用单液加固已足够。如钙、镁离子含量较低,则需考虑采用碱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双液法加固。为了提高碱液加固黄土的早期强度,也可适当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

运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