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 月光曲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16:10
,德彪西!!!

这首曲子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乐章。由于它太优美,常被单独演奏。

《贝加摩组曲》是作者的早期作品,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后历时十五年,可见这一组曲的写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推敲。这一组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运用了色彩极其丰富的和声,显示出德彪西已逐渐走向他自己所创立的"印象派"。组曲的曲名来源于德彪西留学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

这是德彪西那独特的个性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 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着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

《月光》是德彪西的代表作,正如罗曼·罗兰的赞誉他是“伟大的梦境画家”,他的音乐也如梦幻一般闪烁光与色彩。作为法国印象派音乐代表人,德彪西的音乐创作风格受到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的影响和印象派画作受到东洋(日本和中国)绘画启迪如出一辙,因此也有人用“六朝抒情小赋”来形容德彪西的《月光》再恰当不过了。正如印象派绘画中汲取了东方线条的手法一样,《月光》正是以这种细腻手法,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来表现出一幅静寂怡人的意境——在空中浮动的融融月光,辐射到夜晚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了万物。

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曲《月光》,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却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

对于这首印象派的名曲,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印象”:所谓“月光”,对于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而言,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
对“月光”的“印象”和“人心”的“思绪”之间的“比拟”,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主题。
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的名曲《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也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