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殿中侍御史”相当现在的什么官级呀?是中纪委书记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12:21

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两晋南北朝沿置。隋改称殿内侍御史。炀帝时省。唐复置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台中食坐之南有横榻,名“南床”,为侍御史专席,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正八品下)均不得坐。侍御史称“台端”、“端公”,殿中称“副端”。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明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旧唐书.职官三》:“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新唐书.张行成传》:“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

殿中侍御史是政府官员
中纪委书记是党内职务,根本不是一回事
殿中侍御史最多和今天的政府监察部门有点可比性
至于权力大小,同意楼上的意见

北宋的“殿中侍御史”是监察官,掌管究弹百官朝会时失仪者。

当时地位较高,但是现在与其职责相似的人最多是某次会议或活动维持秩序的负责人吧了,从职责而言,够不上什么级别官员。

比纪委书记小点吧,以前的御史都是官不大,但弹核权很大的,一般所谓御史台或御史大夫才能相当于纪委书记. 按品级这个大概在5品左右,所以顶多在一个检查司长之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