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传》卷尾词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52:36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
向梅根冶后,几番傲啸;杏花村里,几度徜徉。
凤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
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
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
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
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别跟我说表达了什么,我要的是逐字逐句的解释,好的高分!!

古人都喜欢倒装排比典故之类的.
我看这里也有.
大概意思是这样吧.金庸先生知道的最清楚了.作者有可能是个金庸迷.
第一段:我离开故乡秦淮之前,经常到梅树底下和杏花村两个地方玩耍(那时没有现在科技发达,只能喝几口薄酒,然后趁着酒兴,吼几嗓子过过干瘾)离家之人,是喜欢的也是可以忘忧的所在.凤止高梧,虫吟小榭:各人自有各人的归处,贫贱富贵自有天命.只是一些小动物也和人一样,这样在乎所栖之高下.这又何必呢.都过去了,什么也别计较了.把衣服帽子都脱下,抛去一切烦恼,活在当下,乐也悠悠,在江河湖泊之中赤足徜徉,其乐无穷.
第二段:闲暇的时候,叫上几个狐朋狗友,一块到名山绿水中踏青,顺便带上自己爱的玩物(哪时候只有酒一种饮料,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不仅品种,而且营养丰富,尤其是三聚氰安等附加品),不醉不归,死约会.只是一百年匆匆忙忙也就过去了,自己死在哪都不知道,其它的也不用瞎操心了,何须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羁绊,再说江山社稷自有国家主席去想,你自己想一想,或许还要蒙个不白之冤,是像窦蛾一样哭天抹泪的没出息,还是像杨三姐一样告个家破人亡,才算个了.
你看看江边的烟霞,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总是无忧无虑的,你何不学学大自然的气慨.
你再看看咱故乡老一辈的,每个人都是苦苦业业这一生,到最后落个啥,尽化做一堆黄土.想到这些不为他们悲伤吗?你不觉得他们可怜吗?那你又在执著着什么?你问过自己没有?佛曰:万事所成皆因执著,万事所亡亦因执著.是不是很在道理.
那么以后,你怎么做?想清楚了没有?不如熬熬草药,读读经书,了此一生.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出世,都是一样的.法可法非常法.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