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草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58:58
500字左右,急啊!!!!!!!!!!

建设和谐化的小班
杨艳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作为小班化试点班级的班主任,我的想法如下:
1. 班级管理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将教室布置成阅览室、活动室、作品展览室、学习园地、竞争舞台等综合场所。
(1)精心布置了心愿墙,把它设计成海洋的形态,而每位学生的理想、目标、心愿等都写在一张鱼形纸片上,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放飞梦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波逐浪,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
(2)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写得优秀的习作等等,让学生觉得我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3)建立图书角,一方面给同学们足够的物质资源,每门功课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另一方面为缓解学生的压力,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读者、少年文艺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4)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2.明确学生参与班集体的目标,给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或班级活动,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让他们在设计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处理班级事件中体验到自己对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感与义务感。这样,在培养其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互相关心,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3.突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1)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增加与特殊学生交流的时间与机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