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哪位高手知道这首客家民谣的名字?哪里可以下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18:27

客家简介
“客家”是汉族民系中重要的一支名称。这支称为“客家”的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合经融合有“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但是这支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客家民系迁徙与形成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士,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历五次迁移运动,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内外播散期。客家人迁徙运动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
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末年,于永康元年引发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他们互相攻略、纵兵残民,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唯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