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18:56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请朋友帮我一下。谢谢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编辑本段[释义]
  词 目:上善若水 朴实无华现本性 无须出世无须入世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发 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出 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编辑本段[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编辑本段[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编辑本段[引语]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编辑本段[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