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哈弗系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18:13

哈佛系统在内环骨板层和外环骨板层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由许多骨单位(osteon)构成。
骨单位为厚壁的圆筒状结构,与骨干的长轴呈平行排列,中央有一条细管称哈佛管。围绕哈佛管有5~20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宛如层层套入的管鞘,哈佛管与其周围的骨板层共同组成骨单位,亦称作哈佛系统。Clopton Havers 于1691年最早确定了密质骨结构,并把密质骨的基本结构单位命名为哈佛系统。因为他当时没有叙述围绕血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后来一些作者根据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又命名为骨单位。无数的骨小管(canaliculi)呈放射状,从哈佛管向骨陷窝走行,使哈佛管与陷窝相通。其功能是使陷窝内的骨细胞经骨小管获得营养液,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陷窝是扁形或椭圆形结构,其内壁有无数小裂隙,与骨小管相通,骨细胞的许多细长的突起,经裂隙伸入骨小管内。每一骨单位的表面有一层粘合质,呈强嗜碱性,含有大量的骨盐,但胶原很少。在横断面的骨磨片上呈折光较强的骨单位轮廓线,称为粘合线(cementing line)。在骨单位之间,充填着一些不完整的骨单位,形状不甚规则,大部分缺乏哈佛管,称为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e),是部分吸收后的骨单位,也是旧有的骨单位遗迹。哈佛管的直径平均为300μm,大约3~5mm长,内壁衬附一层结缔组织,其中的细胞成分随着每一骨单位的活动状态而各有不同,在新生的骨质内多为成骨细胞,被破坏的骨单位则有破骨细胞。一般的骨单位为梭形细胞,许多较早期的骨单位,特别是新生儿的皮质骨,缺乏环形排列的同心圆骨板层。骨沉积在骨外膜或骨内膜沟的表面形成的骨单位,或在松质骨格内形成的骨单位,称为原发性骨单位(primary osteon)。哈佛管被易变的延长了的同心圆骨板柱围绕,仅有几层骨板。原发性骨单位常见于幼骨,特别是胚胎骨和婴儿骨。随着年龄增长,原发性骨单位也相应减少。继发性骨单位(secondary osteon)与原发性骨单位相似,但是由原发性骨单位改建后形成。继发性骨单位,又称继发性哈佛系统,因为有一粘合线,很容易辨认,并使其与邻近的矿质化组织分开来。
哈佛系统是成熟密质骨,有成人密质骨的显著特征。在初生时,仅在人骨的股骨中段出现,日后在所有长骨逐渐形成。虽然呈纵向走行,但常有许多分支互相间形成广泛吻合。哈佛管内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