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开“响尾蛇导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5:58:18
1.如题
2.是不是只要有热能的东西都能发出红外线呢?

主要的诱导手段有:
1.雷达波干扰。例如飞机抛洒锡箔片干扰雷达
2.红外,电磁,电子干扰,飞机上装有特定的电子干扰器,诱骗导弹偏离。
3.发射反辐射导弹。以破片杀伤方式摧毁对方导弹的制导装置。
SU-27发射红外干扰弹 .
首先,战斗机上有雷达告警器、红外告警器,可以通过空空导弹发射的雷达波,发动机排出的火焰、羽烟,发现哪个方向有空空导弹来袭。
发现导弹后,战斗机要结合使用机动与干扰手段,摆脱导弹的跟踪。现代空空导弹的机动过载远远超过战斗机,除非在导弹的最大射程上,速度很低,气动舵面效率降低。空空导弹在其不可逃逸射程内,可以对付4g过载机动的目标,而战斗机又不能长时间做高机动过载。单纯靠机动,战斗机几乎没有摆脱导弹的可能。
单纯靠干扰,也比较难。箔条虽然可以欺骗雷达,但它的速度很快降低,现代空空导弹的雷达可以通过速度区别出来。照明弹可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但是红外成像制导可以识别。因此,干扰弹对导弹的欺骗效果,只是暂时的。干扰机发射的信号,可以欺骗雷达制导导弹,但是对方采用一些反干扰措施,比如直接跟踪干扰源,就有可能破解。除非采用最先进的诱饵,比如美国的ASLD。它像个小导弹,可以模拟飞机的红外、雷达特征,发射干扰信号,自己飞行几分钟。
现在战斗机都是一边放干扰,一边作机动。干扰弹刚刚离开飞机后,能暂时引开导弹。此时飞机作机动,改变飞行方向、速度、高度。当导弹发现自己受骗后,就需要重新搜索、锁定飞机。此时战斗机又施放干扰,导弹再次被骗。在这种不断欺骗、引开、搜索、锁定的循环中,导弹的瞄准总是有一定误差,降低了命中率。在有些情况下,导弹甚至会被干扰弹引得比较远,而飞机又作了比较大的机动,速度、方向、高度都大大改变,导弹找不到了。此时导弹就完全脱靶。 .
因此,战斗机要躲避导弹时,都会针对来袭导弹的特点,有规律地释放干扰弹,或者打开干扰机,发射特定的干扰信号。同时,战斗机作机动,快速改变飞行方向、速度、高度,增加导弹再次锁定自己的难度。

请问楼主问的是战斗机避开它吗?

主要的诱导手段有:
1.雷达波干扰。例如飞机抛洒锡箔片干扰雷达
2.红外,电磁,电子干扰,飞机上装有特定的电子干扰器,诱骗导弹偏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