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是??(怎么计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9:17:03
举个例子看看比如:

一定时期内所流通中所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 ----------------------
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如:某一定时期内,需要的货币量1000亿元,假定货币流通次数为2.5次(货币流通次数是一个均值,指一张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次数),那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是1000亿元/2.5=400亿元

纸币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功能的
所以流通中的纸币量与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相等的
但是流通中的纸币量或者流通中的货币量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是实际的货币量 后者则是理论上的货币需求量
由于两者往往不相等 所以会出现通胀或者通缩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即如果以M表示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Q表示可供商品总量,P表示单位商品价格,V表示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则货币需求量公式可表示为: M=PQ/V

以上公式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以后,货币流通量公式要作相应的补充,补充后的公式变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s:前面说过 纸币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只能的 无论货币或者纸币 其流通所需量都是依照这样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