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造人》中“然而,是什么样的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6 20:07:27
为什么说是“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呢?有什么历史来源吗?

一代人的婚姻悲剧祸及无辜的下一代,最令张爱玲痛心,她在《造人》一文中,以少有的愤慨写道:"我们的天性是要人种滋长繁殖,多多的生,生了又生。我们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们的种子遍布于大地。然而,是什么样的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于是,在张爱玲笔下就有了郑家小妹川嫦,"她是没点灯的灯塔",那年轻美丽的生命,那花儿一般的生命在令人窒息的家庭中死去(《花凋》);还有到香港躲避战难的上海少女葛薇龙,经姑妈梁姨太的调教成为高级妓女,在腐化的环境中沉沦下去(《沉香屑 第一炉香》);还有寡居香港的蜜秋儿太太那两个纯洁如白痴的女儿,用性无知的软刀子把丈夫迫向死亡(《沉香屑 第一炉香》);还有从麻油店走进姜公馆与残废少爷结婚的曹七巧所生的儿女们,被家族的重荷压得越来越猥琐,越来越苍白,生命停滞得如一潭死水,枯萎得如一片黄叶(《金锁记》)。年长的一代是婚姻的牺牲品,年轻的一代是家庭的牺牲品,张爱玲就是如此紧密地把两代人的命运组合在一起,构成具有连续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