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安全知识有没有啊?!急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32:29

预防传染性疾病安全常识

  人们一听传染病往往“谈虎色变”,产生恐惧心理,传染病是可怕的,但也是能够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传染病一些基本的常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预防,就可以保证我们平安健康的生活。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传性的特点,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传染病能够传播流行,必须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而那些能够传播病原体的动物或人就是传染源,如痢疾病人是痢疾的传染病源。病原体离开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方式侵入健康人人体引起疾病的途径就是传播途径。如流脑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将带有流脑疾病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有病菌的空气后,病菌随之进入呼吸道,就可引起流脑。易感人群是指那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种传染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只要堵住传染病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因此,控制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具体措施: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有些同学自认为身体健康,抵抗力强,思想上麻痹大意,有病拖延不去及时检查治疗,结果误了治疗期并传染给同学和家人,无意中害人害己实在不该。同学们一定要结合不同季节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病理特点,加强身体的观察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传染病,对可疑情况也要在家隔离观察,最好暂时不要到学校。
  (2)早发现,早报告。报告疫情,对控制传染病流行十分重要。有些同学自身对传染病就有恐惧心理,顾虑重重,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有意隐瞒拖延。同学们一定要以对他人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视传染病,一旦发现传染病要立即以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老师、学校和向有关医疗卫生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3)早隔离、早治疗。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一旦发现患有急性传染病,已经确诊者就要及时请假隔离治疗,并根据病种和病情确定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对传染病人所污染的教室、宿舍、厕所等地方要及时消毒,以消除外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病人离去时进行彻底的消毒,病人仍在现场的要针对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