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推崇中庸?难道中庸的人就一定是正气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03:48
我不想讨论一些相关的话题,只是想针对中庸是否就是正义的而讨论。
很多国人在他人或自己遇到什么的时候,都往往会自己或推荐他人抱持着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一种中立的态度。
那中庸的人既然在是非黑白面前选择了全部接纳的妥协,可以称得上中庸的人是正气的人吗?
在这里,我并非是想攻击或干涉中庸之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只是对这些人有一个疑问,能不能不要把我这类说话直接、处事态度刚烈的人,说的好象是多么“十恶不赦”,还非常“固执”的硬要我也一起“中庸”。
我只是想说,我不想评价中庸的人的对错,但也不要来侵犯我没有伤害他人之下的,选择的处事态度,这样才公平,这样才互相尊重。
孔子除了中庸外,也说过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难道不是“中庸”吗?
我不想很深入去研究中庸、中立这些事,我并不是要和这些人来事,我只想讨论大家需要互相尊重而已,所以麻烦有的人不要扯开话题,没事找事,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才造成了那么多的争吵
我赞同harrygerry说的话,及承认中庸的优点,可即便中庸有再多好处,他也不代表是正义的,也不代表中庸的人就必须要多管闲事的把刚烈的人都说成“豺狼虎豹”吧

中国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实讲究的就是“合适”,就是“刚刚好”。
……品格可以列成三等,各类中的第一类和末一等都是极端和缺德,居中的才是道德或优越性。所以,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才是奋勇有为;吝啬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方;怠惰与贪婪之间是意气风发;卑屈与骄傲之间是谦虚谨慎;秘密与多嘴之间是说一不二;乖僻与滑稽之间风趣幽默;寻衅与谄媚之间是友善可亲;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冲动任性之间是自我克制(《伦理学》,第1卷,第7节。——原文注)。于是,伦理或行为的“恰当”与数学或工程学上的“恰当”没有什么不同;它的意思是正确、适合,最有效地达到最好的结果。
然而,中庸并非像数学的中项恰恰是精确可计的两端的平均数;它随着环境中左右各种情况的变更而变更,并且只对成熟而有灵活性的理性才显露自身。卓越是靠训练有素而得来的一种艺术修养,我们并不是因为有了道德或卓越才行为举止正确合理我们才拥有这些的;“人形成这些美德是由于人采取了这样的行动”(《伦理学》,第2卷,第4节。——原文注);我们反复而行,就形成目前这个样子。因此,卓越并非一种行动举止,而是一种习惯:“人的善行是灵魂在实现圆满生命中卓越方面的一种作用;……正如一只飞燕或晴朗的一天就能形成春天一样,一朝一夕或昙花一现的一瞬间也是不能便人幸运得福的。”(《伦理学》,第1卷,第7节。——原文注)

青年是走极端的年龄:“要是青年犯错误,那总是由于过分或夸张了。”青年(以及许多比他们年龄大的人)很难做到的是从一极端中摆脱出来而不落入与之对立的另一极端。因为一个极端很容易落入另一个极端,否认是由于“矫枉过正”也罢:伪善总是作过多的表白,谦卑则又翱翔于自负的边缘。(柏拉图说:“犬儒学派安提西尼的虚荣心通过他外表的破孔在向外张望呢!——原文注)那些意识到偏于极端的人不会把道德的美名赋于中庸,却会赐予那个相反的一端。有时候,这也是好的;因为如果我们清楚自已错误地陷入了极端,“我们就该指望另一端,……犹如人们把弯曲不平的木材直过来时所干的那样。”(《伦理学》,第2卷,第9节。——原文注)但是不自觉的极端主义者将中庸看作是罪大恶极;他们“彼此将持中间立场的人推来推去;勇敢的人被怯懦的人说成鲁莽,鲁莽的人又说成怯懦,其他的情况也是这样;(《伦理学》,第2卷,第8节。——原文注)就这样,在现代政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