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有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04:11

您好,羚羊角的功效中医认为,
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谵语发狂,肝阳头痛眩晕,肝火目赤肿痛,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等。
用量:内服1——3克,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研粉0.3~~0.6克,外用适量。

中药功用:(1)平肝熄风:用于高热抽搐及肝火炽盛之头痛、眩晕、目赤等(如高血压病)。治肝火炽盛常配石决明、龙胆草、黄连。(2)清热镇惊:用于热性病之神昏谵语、抽搐。中药剂量:1~3克。冲服。

编辑词条羚羊角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今市售正品的原动物为赛加羚羊。
[原动物]
赛加羚羊 别名:高鼻羚羊。
Saiga tatarica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rla,洞角科Bovidae
陆栖兽类。体形中等。身长100~140厘米。肩高雄兽为70~83厘米,雌兽为63~74厘米。体重雄兽为37~60公斤,雌兽为29~37公斤。头大。鼻吻显然膨大,故有"高鼻羚羊"之称。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动,鼻上皮呈皱摺状,上有毛覆盖。额前部分较隆突。眼大。耳短,略圆。四肢细小,蹄低而长。尾短细,下垂。雌兽有乳头4对。夏毛短而密,紧贴皮肤。全身呈棕黄色或栗色。四肢外侧及尾如同身色。脸面部色较淡。背脊中央有狭长的一条,呈肉桂色。颈下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和臀部为黄白色。冬毛粗长而厚,色较淡,为沙黄色或淡灰黄色。胸腹、四肢内侧几呈白色。唯尾下肛门和腹股沟周围无毛,整年裸露。
雄兽具角,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角基部为棕黄色,上部黄白色如腊。角基部之横切面几呈圆形。角之表面约有20个轮脊,轮脊间相距约1~2厘米。角上部至尖端处光滑无轮脊。角全长约28~37厘米。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幼兽7个月时即开始长角。
主要栖息于半沙漠地区。夏季大多居于空旷的荒漠草原地带,晚秋至冬季则在盐沼半荒漠地带。群栖。常喜在粘土荒漠地区,而不喜在丘陵和灌丛林中活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在天气炎热时则常在湖沼边休息。由于食物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有季节性迁移的现象。秋末初冬开始交配,幼仔第二年才成熟。吃淡水和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