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的语文的小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55:07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且强调合作精神和策划组织等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的参与精神,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需要教师注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强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综合性学习

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在学习语文课程同时,开发利用课外阅读知识,查找、搜集有关资料来充实、丰富课内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是课内外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学生从中不仅获取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而且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通过广泛搜集、查找,在课堂展示、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课文的延伸、拓展,有现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始终充当了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在办小报中的综合性学习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就能体现出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在语文学习中,组织学生办小报,首先需要学生广泛地收集材料,这就要求大量地略读和浏览;在众多的资料中需要进行筛选、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为图配文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材料准备好后,就需要排版、设计、美化版面,那么就需要学生的绘画、书写、审美能力同时结合运用。办小报的活动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付诸生活实践。

三、在作品展示中的综合性学习

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我,喜欢受到关注。一旦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认可,充分感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把这种自豪感又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争取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开展个人作品展示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