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做古文的题目有没有技巧?有没有很有名的古文?最好附有比较通俗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23:55
我是中学生,做阅读题很不好,所以阅读的技巧,还有关于阅读理解的一些词,例如: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好的我的分就都给你,我现在有110分

当然有技巧啊!我当初语文成绩不错,或许有些心得,大家探讨一下吧。
  古文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几道选择题加翻译题吧。其实考察的内容不外乎实词虚词、句式、文章理解、文章细节判断。下面我就从这些方面给你一些建议。
  高考实词应该是180个左右,要记住它们其实不是很难。只要你能熟悉课文,该背的都背了,不需要背的也要有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需要刻意去背实词你就能掌握了。注意,熟悉课文有个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有帮助。如果仅仅是记住文字排列顺序的话根本达不到记忆的效果。也就是说,你必须能把课文的每一句话翻译或理解。其实从句读就能看出你是否理解了文章。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般人断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正确的断法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因为古代的“也”字是完全不具备“同样”的意思的。这样的细节就能体现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你应该达到一种境界,随便拿出一句话,你要知道它出自哪篇课文,甚至是哪段,并说出上下文。我当年就是这样的。同时,把注释的意思标在词语的正下方。因为注释毕竟在文章的下方,你阅读的时候一般会懒得把眼睛移到注释。如果词语下方就有解释的话就可以在阅读中记住词意了。多看多背多理解是记住实词的好方法。
  很多人都认为虚词很难记忆,其实虚词也不难的。高考虚词在我当年是18个,现在就算改了估计也不会太多。虚词的难点就在于意思不具体,用法多变。但你可以自己归纳它们的用法,并把每个用法都记住一个例句。记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比如,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之”字的五种用法:结构助词‘的’;到;凑足音节,无实意;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词性判断联系比较紧密。如果你的语法功底不够的话,掌握虚词有些困难。所以学习语法是必须的。
  文言句式不外乎判断句、陈述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五种。其中难点在于倒装和省略两种。其实你只要把这两种句式里的几种变化给记住了,要突破也不难了。要学习句式,就必须有扎实的句子结构功底。主谓宾定状补你要能区分并知道它们一般的排列顺序。比如倒装句里的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如果你连什么是定语,什么是介词结构,定语和介词结构一般的位置都不知道的话,当然就很难了。所以,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必须的。然后再把每个句式的经典例句给记住了,突破句式也就不难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