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金融机构注资是错误之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23:42:21
金融机构是为服务实体经济而发展形成的,金融机构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通过实体经济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

纵观这次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政府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注资,试问收到多大的效果呢?依我看来,作用微乎其微,股市潮起在公布消息的一瞬间,潮落却是这段时间的趋势。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把金融机构当成是一个乞丐,是一种施舍,起不到大的作用,只能解一时之渴,金融机构遇到的困难到底是什么,这点试问这些政府弄清楚没有,或者说主要矛盾是什么搞明白没有,金融机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之所以面临倒闭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最简单的回答是他是债主,债务人无力在短时间内偿还,而致使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帐户里没有现金,与其说是现金流危机更为贴切。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为什么欠妥呢?理由很简单,他们把这些钱拿来没有用到刀刃上,而是用来消化掉了这些金融机构的呆账坏账,而用在流通上的资金却很有限。而恰恰这场危机是关键所在是现金流的问题上,当银行接到政府注资之后,一部分被存户取走了,存在了自家的保险箱里,这就是为什么买保险箱的人比以前多了;还有一部分银行用来周转,面对这场信贷危机,他们要寻找最信用的贷款用户,显然在这场危机当中很少,当政府在减息的同时,金融机构却增加了信贷的门槛,不降反升,意思就是说获得贷款的企业很少,个人信贷就不作说了。

现在是全球化经济,大多数公司是通过银行信贷维持日常的现金周转开支,为了追求资金的最大利用化,公司里的现金很少,闲散的资金用作债券、股票。当金融机构宣布在一段时间不能提供贷款,大多数企业因为没有现金周转而面临清算,特别是在美国最突出的。

推动金融机构成长的是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一旦倒闭,谁来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于是这些贷款就永远也收不回来了,与其扶持金融机构,最实在的是扶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是两个组合体,扶持实体经济是治本,扶持金融机构是治标,侧重点是治本,兼顾治标,分清主次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长期靠资本输出,已经欠了很多债,如果不搞好实体经济,就算这次金融危机过了,也是以其他形式的泡沫掩盖,就像网络泡沫被房地产泡沫替代一

不好意思,我不同意你的以下说法:
1、国家对金融机构注资是错误之举。
我认为国家向金融机构注资是明智之举。因为有了太多的坏账呆账使得银行举步维艰。政府注资,这部分资金是可以用来流入市场的。虽然按你所说消化掉了呆账坏账,但它会导致现金流的增加,即可供支配现金的增加。这部分资金最终会流入市场,从而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部分被存户取走了,存在了自家的保险箱里;还有一部分银行用来周转,面对这场信贷危机,他们要寻找最信用的贷款用户。这些都说明人们有了谨慎投资的念头,这不能说就是坏事。欧美居民经过此次危机,学聪明了,不能过度消费。当然这会导致实体经济的停滞。不过目前看来是最简单最可行的。
2、与其扶持金融机构,最实在的是扶持实体经济。
如果我选择,我当然扶持金融机构,因为金融机构的资金最终会流入实体经济。虽然不好贷款,但如果像你所说公司确有实力,有固定资产等做抵押向银行贷款应该不难。银行不是傻子,既然有抵押,干嘛不贷给他呢。另外,放入银行的资金是活的。资金注入银行,银行可以恢复信用,虽然过程有点慢。人们最终还是会把钱存入银行,而信用好的企业也当然可以贷到生产经营所需款项。而且注入银行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时,有个优胜劣汰的选择机会。

另外,我觉得你的意识形态一说很有意思。这是我没料到的。不赖。

你的这个比喻很贴切,不过初次放贷出去的人相当于银行,国家注资银行正好解决了源头问题。

注资银行,有国家做后盾,民众对银行的信心将会很快恢复,并且资金本身有个优胜劣汰的选择机会。若不注资银行,可能银行就会破产倒闭。资本市场完全失灵,资金无法运转。你可以想象每个企业交易时都用现金那该是多么麻烦和冒险。

我认为这里有点欠妥“当他们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时候,已经向社会主义低头了。。。。。。”资本主义的政府并非只做好规则守护者,而不进行经济干预,事实上为了维护制度的稳定资本主义政府会对经济进行干预,这点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的。
而这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是要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即使“政府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注资”大多数生产资料仍然归资产阶级所有,亦即它并未向社会主义演变。
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