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愤青?愤青在网络上最早是形容什么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32:42

“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
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接触网络居多,很大一部分为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网络时代开始后中国的一种特别的现象。愤青最初只是在网络的BBS上表达着各种不满意见的少数人群,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和不确定化,决定了最初的愤青仅是一些发表激进文字的用户。而随着中国大陆的互联网迅速发展,人群的扩大,这一部分具有极端思维的人更容易吸引媒体和民众的目光,而其队伍逐渐壮大,思想日益复杂,并且有网络虚拟个体与现实实在个体关联的扩大化趋势。现在的愤青,已经不局限于网络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头,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

顾名思义,愤青就是指“愤怒的青年”,更准确一点,是“容易愤怒的青年”,它指的是一个群体。愤青们往往血气方刚,但头脑不冷静,经常会结伙儿做出一些鲁莽的举动。“愤青”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但请注意 愤青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
愤 不等于 愤怒。而应该是敢怒敢言。
冷静的愤青 也不在少数。
但是请注意一点。敢怒敢言是在有正确立场之上的才叫作愤青。否则爱发火的就是愤青么?爱发火的多了。谁还没点脾气?

在当今的大陆,愤青是指那么一群人:普遍学历不高,挣钱他是孙子,花钱他是大爷,一啃老,二靠借,三再骗,最后有可能抢甚至杀人越货,中午不知晚饭的米在哪,无论你什么时候遇到他那脸总是红扑扑的,才喝过,手里用的是最新的爱疯X手机,再看他穿的是一身名牌,不知他有多少钱,但对现实极端不满,社会稍有一点动荡这些人就是最活跃分子。没有是非观,是父母最为烦心的当代的出土文物,论钱不值钱,放家却又占着本就不大的房子,但又不能扔了。

就是愤世嫉俗的社会青年!

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缩写,也是当前中国内地的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词汇,起初用来形容中国内地的激进中国民族主义者。愤青另有粪青、FQ等变体称呼,这些变体多带贬意和戏谑色彩。

其最早指在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邵氏电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