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阅读的生命是精彩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12:00:07
介绍一次阅读的经历,也可以说一说阅读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还可以谈一谈阅读中的收获……400字左右

我读书的习惯是从中师的时候开始养成的。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想读书却没的读,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武侠言情类作品,期刊中看的多的是《故事会》。考上县里的师范学校后,发现学生阅览室只是个摆设,只为应付检查,不是学生阅读的场所,学校的图书馆我也有机会进去看过,可看的书太少。尤其是为应付达标,进了一批可称作垃圾的图书。后来才知道,这类书进价不过是1——2折,走帐的时候应该都是全价吧。举国上下为图书馆达标都在这么操作,也算中国特色吧。学校图书馆有一批1980年代初出版的文学书籍,遗憾的是数量太少。有幸的是我从中找到了一本对我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本来是同班同学借到的,他还没开始看,我说我先看看吧。当看到主人公孙少平上学的时候吃不上白面馍“欧洲”,也吃不上黄面的窝窝头“亚洲”,只能吃黑面的“非洲”,吃不上菜,喝落进了雨水的菜汤还怕别人看到的场面时,共同的贫穷体验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在我的极力推荐下,全班掀起了路遥热,不久全校刮起了路遥风。学校图书馆里只有第一部,后两部我们看的是盗版的。孙少平说的一个青年人,应该通过阅读了解外边的世界,从此成了我的座右铭。当时为了满足看书的需求,只好自己买报纸期刊,那个时候常买的是《中学时代》、《青年文摘》、《读者》、《演讲与口才》、《微型小小说》、《小小说选刊》、《青少年博览》、《中外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紧邻的工人文化宫有一个对外开放的阅览室和图书馆,我在那里办了一个借书证,人民文学出版社那套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就是从那里一本本借到看完的。从初读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感觉全身如遭雷击般颤抖开始,对西方书有了更多的偏好,也许那也是西方理性的启蒙在我身上的开始。

  那个时候最喜欢的是小说和诗歌,印象最深的是把1978到1985年全国获奖的短篇和中篇小说全看了。文革洗礼后人们美好心灵的展现,带给读者的是阅读时候心理上的愉悦。遗憾的是这种风格到90年代以后就整体消失了,不知道是文心堕落了还是因为世事变迁洞察太过具备了中年的沧桑而掩盖了赤子之心。诗人中最喜欢的是莱蒙托夫、雪莱和叶赛宁。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我读的莱蒙托夫的诗集翻译者是顾蕴璞。一次去书店看到一本厚厚的《世界名诗鉴赏词典》,价格不到40元,犹豫了几天,终于买了下来。要知道我那时候助学金每月是43.5元。全世界的优秀诗人如满天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