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个历险故事,字尽量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7:06
下个星期二之前,早得加分
一定要在今天OK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凹如掘至宝”,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母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庐。崇祯元年(1628年)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崇祯三年,再南游漳州。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崇祯九年,徐霞客年届50。立志考察西南地貌,跋涉“蛮荒”。于九月十九日深夜,辞别亲友,大笑出门,放舟作万里遐征,同行有静闻和尚和顾姓仆人。静闻系江阴迎福寺僧,刺血写成法华经1部,愿供于云南的鸡足山。一行取道浙江,越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去云南。十年二月二十日夜泊湘江新塘,遇盗舟焚,静闻、顾仆受伤,行李财物尽失。徐没有为之却步,设法取得友人资助后,重新上路。九月,静闻病死于广西南宁崇善寺。他背负静闻遗骨,与顾仆分担行李,历时1年余,经贵州于十一月底到达云南的鸡足山悉檀寺。十二年,顾仆卷包潜逃,他在僧人们的帮助下继续考察,主要活动于重山峻岭。山中无粮,就吃野菜野果为生;无处投宿,就以山洞树林为家。攀绝壁,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