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学习型社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9:13:54
关于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资料,以《走向学习型社会》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为心搭一座桥梁-实习心得体会

在社区心里健康咨询中心社会实践已快结束,5天的时间,感触很多。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我学到了实际的东西。最初把它和慈善放在一起,以为去实践是件简单的事,以为给人当劳工很开心的事。但尽管我们做着社会心灵的医生,却依然逃不开无奈的现实!
刚开始实习是些郁闷的,一心学习操作上的方法和技巧,却始终与“案主”扯不上关系,只是看到很多案例,与看书无多大区别,体会也不深。怀疑是否真的会有人愿意将自己许多的想法倾诉给陌生人。
前几天和老师进行案例讨论时感悟到,社会工作是随时随地可以做的,也是要坚持的!不可以奢望自己像神般,一指点迷津,就挽救生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身份!就像学姐所说“我们社工所做的就是搭一座桥!桥的一边是求助者,而另一边是相关救助机构,社工不是帮人挽救生命的,而是搭好这座桥!”很多时候模糊了自己的角色,错了位,自身反而出现心理落差,背道而驰!我们以“服务”为基础的,策划师告诉我“服务是有价值的!”以前不懂,现在深有体会!“价值”并不全指物质的回报,如果沟通的桥梁搭建好,服务的过程完善,哪怕是个人的认同和三方的认可,都可构成强烈成就感。
在对社工有点个人认识后,心就静下来了,于是真的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今天的问卷本来是想多找些30岁左右的男性填答,却偶然在保险公司进行。虽然知道做保险这一行业的压力很大,但也一向以为保险业的励志,激励,都是在引导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他们的心理状态应该都是乐观的。熟知,恰恰相反!一份小小的问卷在整个办工室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相互交流对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的看法,居然没有一个人拒绝填答这样的问卷,在填答问卷的八名女性之中,年龄在30岁上下,却只有两人是乐观的心态,其余均曾有过或现在有自杀的意念!3:1的比例让我膛目结舌,并且这些有自杀意念的人均流露出希望可以有心理咨询师沟通的机会,而且有强烈的倾诉和探究想法!让我注意到了一个新的角度,其中有一半的女性认为婚前的自杀意念较强烈,婚后有了家庭和子女,责任感上,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稳定,才回归正常心态!问其原因,多数是因为从学校走入社会,梦想和现实相差太大,心理落差一下子拉大,压力也与日剧增,极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尤其是:郁闷、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