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能力比道德更重要”的辩论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3:33:50

不知道来得及不。
其实道德有一个最大的软肋,或者说是最明显的薄弱环节,就是可操作性。具体来说那就是,怎么让一个“不道德的人”变得“道德”呢?这个问题道德不能从上根本解决。从这个出发,我们实际上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的角度和曾面上来说我们实际上要求的是“道德的行为”而不是“道德本身”。
从“道德的行为”这个转化开始,我们的能力就很多阐述出发点了。对于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权衡是依靠我们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来得出结论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其实都是因为上述两种能力不足导致的,这个时候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的基础就是我们的能力了,那么基础(能力)显然就比上层建筑(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更重要了。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回到我开始说的道德的软肋上。当道德是一个号召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响应,也可以选择不响应,因为道德不具备(其实是具备的,但是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人都会忽视)强制力。当道德成为一个要求的时候(比如市场上的对和约的遵守),道德本身不能/难以约束行为人的行为,所以我们才设立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行为人的行为。这里可以成为一个攻击点,如果道德是强大的有效力的,那么我们怎么让不道德的人完美遵守道德的要求,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呢?如果这个做法是可行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设立法律和相关制度呢?对方的说法就陷入一个大矛盾了。同时,我们设立这些强制手段避免对方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这个方式确定了“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需要能力来保障,能力有多大,保障制度有多完善。道德依靠能力来保障,道德更重要。
另外,实际上我们的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不是上面的回答所谓的“经济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而是道德是为了维护社会及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利益而产生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利益而产生的。
理由如下: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论述,人与人形成社会的基础在于我们放弃伤害别人的权利而获得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权利。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道德当中很多东西可以从这个角度上找到出发点,典型的有:尊重他人,诚信,尊老爱幼。这些实际上就是对别人利益的保护,所以在辩论中要扒下“道德”的神圣光环去深入讨论“道德”的本质,实质,意义对我们的观点更加有利。从道德本身对利益的维护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利益,这就是理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