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说那个字的阅读题及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21:37
!!!!!!!!!!!!速速的

母亲不说那个字
读大学时,老教授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明末洪承畴曾经如是自道:“君恩似海,臣节如山。”后来降清,成了贰臣传说中人物,于是有人这般讥他:“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老教授说,所谓笔如刀,真是。
“嘴唇两片刀”,这句话,当年童稚时常听我母亲说起。通常,小孩多话缠烦时,母亲总会训一句:“小孩子有耳无嘴!”若是有人好大言、口涂蜜,母亲便会告诫一声:“做人啊,重心不重嘴!”
其实,我昔时并不明白什么叫做重心不重嘴,直到长大成人,有足够的智慧深入思考问题,这才回头想起母亲的言行如一——自我开始懂人事起,一直没听国母亲对我们说过“爱”这字。
我母亲从未认识过一个字,她生养七个儿女,除了我在读初中时当过小流氓之外,其余都平平顺顺地被教育成国家栋梁。她付出的心血,纵使未必浩荡如黄河,至少也长流如我乡的急水溪。可是,她顶多只愿意对我们这么说:“阿母当然很疼你们。”
“疼”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疼惜,另一种是打疼。我在新营各戏院门口混太保时,三两个星期就打一次群架,由于彼时台湾经济尚未起飞,小太保打架是不用刀枪的。拳来脚往一番,顺便嚷叫几声类似当今立委朱高正在立法院骂出口的那些词句,如此而已。糟的是,乡下人好管闲事,我打过架回到家,消息总是也差不多同时传到家。母亲处理的方式恒常不变,首先,书包放下,外衣脱掉;接着,到厅里面向墙壁站好;接着,母亲问清楚事情;接着,打,哭出声一定不准吃饭,连锅底饭粑都不准吃;接着,母亲叫大姐来替我擦药草汁;接着,她躲到内房里去哭。
母亲命不好,但是好面子。我虽是家中最常被打疼的小坏人,却也是最被母亲疼惜的大将才,我四岁就会画福禄寿三公像,七岁时写的字就比读高中的六叔还漂亮,唱歌考试作文等等比赛的奖状多得墙壁帖满。母亲对我有厚望,期盼我为她争面子,她打疼我之后,通常隔几天就会对我说:“盛也,枉费阿母疼你啊!”
我也是个会心疼的人啊,终于,我立志决心不再“行走江湖”,收拾起那份“称霸武林”的少年野心,认真向学,从此各学科成绩都很好,英文数学除外。并且我喜欢上文学,经常练习写作,后来考上中文系毕业后正式从事文学创作,如今已成为“作家”。
母亲不知道“作家”到底是什么,兄姐乡亲们每每拿我的文章、访谈给她看,她就很高兴,还经常将访谈上的照片带在身上,见到亲友便取出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