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文明的小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14:42
要校园班级的,不要古代的,像孔融让梨什么的不要,张海宁什么的也不要。就要普通的关于校园生活的文明现象。
一二百字左右就行。
故事最好是第3人称的。
(要“故事”,不要“演讲稿”!)

婷婷和兰兰
凤溪中学是柳安县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据说今年开办一个初中实验部,以全封闭模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是第一次股份制办学。今年首届招收择校生,收费昂贵,什么资助费、培养费,再加上住校、用餐、学杂、代管、服装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三年初中没有个四万元就别想进。所以招生简章一出来,便在柳安县的角角落落里炸开了窝,骂娘的、叹气的、兴奋的、说啥都有。不过现如今为孩子的前途舍得投入的还真不少,何况,这是全县唯一的重点中学啊,这不,报名的结果大大出乎校长意料,原打算招生150名,结果报名人数却达到了近400名,还有那些个学习老掉尾的大款老爸在不断地央求校长呢。把个校长也弄得焦头烂额,最后决定通过笔试、口试、特长三场考试,从文化到综合素质全面考核来择优录取。
话说这柳安县有个崇安镇,这崇安镇原是县属一个小乡镇。镇上有一对双包胎姐妹,姐姐汪婷,妹妹汪兰。这汪婷、汪兰姐妹俩绝顶的聪明,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习成绩总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姐姐汪婷是个数学尖子,参加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总能很争气的抱回一个大奖状,被人戏称为未来的理科状元;妹妹汪兰是个语文尖子,常有文章被刊发在各类校园刊物上,被人戏称为未来的文科状元;老爸老妈在村东头开了一家小小的羊毛衫厂,日子虽过得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还顺畅。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眼下,有了这么好的机会,父母便商量着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如果供一个孩子上这样的学校,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原本不在话下,可眼下要供两个孩子同时上这样的学校,却也着实有些为难,可看看这两孩子都不错啊,你让谁去谁留呢,父母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最后商量,让她们都报名参加考试再作决定。期望着让老天爷来决定两姐妹的前程命运。
不料,老天像与他们开玩笑似的,不久,两姐妹都蹦蹦跳跳、哼哼唱唱地地捧回了大红烫金录取通知书。看她们俩个围着自己又是笑又是叫的高兴劲,做父母的又哪里还忍心说出那句决定两孩子前程命运的话来?这下可窄办呢?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老爸对两孩子说;“婷婷、兰兰,爸妈有事跟你们商量呢。”
于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老爸老妈是大眼瞪小眼,迟迟无法开口,两聪明的孩子也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心里早已明白了七、八分,两张灿烂的笑脸都僵僵地变成了哭丧的脸。僵持了约模半个小时,爸爸终于开口说出了两人只能去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