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有哪些工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52:32
请详细说下,还有请问是否都有利于全流域(有道题目这么问) 谢谢

长江流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具体包括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5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建设范围包括31个省(区、市)的1500多个县(市、区、旗),是我国启动实施较早的林业重点工程。
一、“十五”期间长江等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力度,在工程区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340.9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5.18万公顷,飞播造林14.33万公顷,封山育林191.40万公顷;完成低效防护林改造20.95万公顷。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工程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据最新调查结果,长江、珠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53%和39.91%,比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了3.3和4.89个百分点。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逐步增强,水土流失程度逐年下降。据《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公报》(2003年),全国11条大江大河流域土壤流失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长江、淮河流域土壤流失量下降了50%左右,黄河、珠江、钱塘江等流域下降了30%。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8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9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工程区很多地方昔日被泥沙淤积的河床已明显刷深,很多干涸多年的小溪恢复了清流。(二)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林种树种结构不断优化。按照“质为先”的营造林方针,长江等防护林工程营造了一批林业“精品工程”,经全国造林综合核查,近年来,长江等防护林工程“三率”(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平均成活率)一直保持在95%、90%、85%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工程建设中的防护林、混交林比例都有大幅度提高,分别占人工林面积的70%、50%以上。西部地区营造的灌木林比重在增加。一些地区通过低效防护林改造使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长江等防护林工程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基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大批农户通过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和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走上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