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蜀汉政权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39:59
答案不要太繁!!!!

(一)消除 “不稳定因素”。
1,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但居然劝诸葛亮加九锡,走曹操的路线,遭到拒绝;后又在
北伐期间“出工不出力”,耍手腕。公元231年,免为庶人;
2,魏延:受刘备重用的良将,由于与诸葛亮多有不合,性情高傲。诸葛亮临死授意,由杨仪、
王平等人攻杀,灭三族;

(二)留下可靠班底
其实只要看过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称赞下属的词语――如“忠志之士”、“良实”、“忠
纯”等等,大体就可以知道诸葛亮的用人标准了。的确,诸葛亮也确实为后主留下了这么一批人格
上无可挑剔的文武大臣,从以后几十年这些人的表现来看,你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眼光。所以,以
后的几十年内,蜀汉是三国中最稳定的一个政权;但是同时,由于用人唯“贤”,不同于曹操的“
唯才是举”,也就决定了这批人难以完成什么惊人的业绩了。凡事不能两全,至于得失几何,也真
是一笔不好算的帐。
(三)后诸葛亮时代的政权设计
废除丞相。诸葛亮是大权独揽的,但他以后的政坛更多的是一个班子的分工与和衷共济――
1,皇帝。从40年的经历来看,刘禅对政治似乎没多大的兴趣插手,对大臣也算温和宽容,这似
侍中:是皇宫中的负责官员;
宦官:后期有专权的倾向。
2,大将军。主管军国大计。
3,尚书令。主管政事,是政务主持者。由于蜀汉很大程度上是军事政权,尚书令位在大将军以
下。

平息了南蛮的叛乱
诛杀了大将魏延
贬了重臣李严
压制了宦官的专权
制定了严格的律法
促使孙刘俩家的军事同盟
保住了刘禅的帝位

说明他努力使蜀国国内不致动乱,又联合东吴一同对抗曹操,保证了有限的国力都可以集中于伐魏。手握大权,信望极高,没有取代刘氏而代之,说明他重感情,重名誉。死后推荐了蒋琬、费祎和董允代替他辅政,使得蜀国不会在他死后发生大乱,说明他目光深远,有识贤才的能力

贱人撒```非常贱的一种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

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