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想法是对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6:32:46
1: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这是因为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吗?如果是的话,假如我们首都设在四川省的绵阳市的话,那我们的普通话会不会以四川话为基础?无论哪个国家也好,其官方法定的语言是以首都发音为标准的吗?

2:《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中文拼音为(zhu ge liang),诸为第一声,葛为第几声我忘了,就先当他为第二声吧,然后亮为第四声,我想问的是古代的人叫“诸葛亮”也是和我们现代的人发音一样的吗?

呵呵,你的想法不对,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主,北京附近的话为标准的语言。并不是首都在哪就说哪的话,假若首都在广东,福建,试问中国人能有几个听得懂的?但北方话就不一样了,只要慢点全国都能听得懂。四川话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因为你们的有些发音和注音相差太远,比如鞋子都说成孩子了,呵呵。中国古代的话和现在一样,只是缺少官方语言---普通话。当时各地人说着各自的方言。当时的沟通都是近距离的,因为受交通工具的限制。当然刚才说的只是普通人,很一般的人。而古时读书人和当官的有自己的官话,他们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话,因为古时的国都大多数在河南,而且河南的人数一直很多,所以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的通用语言是河南话,很多古人以会说河南话为荣。呵呵,但明朝时期以会说安徽凤阳话为荣。至于诸葛亮因为他是河南南阳人,所以以河南话该这样读zhu一声,ge二声,liang四声。呵呵,手机打这么多字不容易啊。

你的问题蛮有新意的,很吸引人的眼球。我的回答如下:
1,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2,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可以远溯至明末,但是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至今铭心刻骨的“甲午”国耻。汉语拼音时后期统一民族运动才有的,所以三国的诸葛亮肯定不叫 ZHU GE LIANG

小气鬼,十三级了就给5分,还好意思问那么多,把问题关掉吧!切!

首都是一个因素 更大的原因是这种语言在多个省份 比较大的地域通用
当初孙中山做总统的时候 也有人提议粤语作官方语言
各国应该是以大部分人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古代发音和现代不一样 越早差别越大

现在"葛"一般读3声很少有人读2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