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屏风起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21:01

祠堂屏风

作用:分隔、美化、装饰、挡风、协调、仪仗

祠堂是举行宗族活动的场所和最神圣的地方。祠堂的中厅是宗族议事和举行大典的主要场所,同时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因中厅是通透的,用屏风或闪门格扇隔出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中厅也叫官厅(一般的客人只在门厅接待)。

祠堂是举行宗族活动的场所和最神圣的地方。祠堂的中厅是宗族议事和举行大典的主要场所,同时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因中厅是通透的,用屏风或闪门格扇隔出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中厅也叫官厅(一般的客人只在门厅接待)。

祠堂是举行打规模宗族活动的场所。祠堂中最高、最神圣的地方就是后厅,后厅中陈列着祖宗牌位,列祖列宗的祖龛。在后厅与天井之间,经常有非常豪华、气派的拜亭,拜亭有二个作用:一是挡住阳光。在后厅与前厅之间,阳光较充足,潮州人非常崇敬列祖列宗,怕列祖列宗在享受人们祭拜时,阳气太盛,内心不安,为了体贴祖宗,因此建拜亭,挡去部分阳光;第二个作用,扩大祭拜的地方。因为祭拜时,人比较多,后厅空间有限,建起了拜亭,拓展了祭拜的地方。所以,祠堂中最豪华、最气派的地方在拜亭。凡是族祭、社祭,都在拜亭。

古代的屏风(汪莱茵)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 (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
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后汉李尤的《屏风铭》有这样一段:“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它正确地道出了屏风的特征和功用。紫禁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正中的宝座上,设有雕龙髹金大椅,椅后摆着雕龙髹金屏风。这样陈设,不仅可以御风,又能增加御座的庄重肃穆气氛。由于屏风常摆设在室内明显的位置上,人们在屏风本身的美化和装饰上下过许多功夫,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著名手工艺品之一。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