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假承兑汇票,收票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1:25:55
我公司委托某投资公司办理承兑汇票租单业务(即借用第三方承兑汇票进行质押,票据本身起担保作用)。收票人去外地银主处收到票后,致电告知公司认为此票存在伪造可能,但公司仍坚持让收票人将票带回。经银行核实后该票确系伪造(非贴现,只是拿去银行核验),公司曾支付投资公司保证金,现保证金已退。在找不到出票单位负责人的情况下,收票人是否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公司该如何起诉?

如果收票人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调查,则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收票人明知故犯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严格按规定审查承兑或者贴现申请人的资格、资信与经营状况。并且按规定对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收取合理的保证金,落实相应的担保措施。
  会计签发时,严格审查银行承兑汇票所需资料的完整性,如果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承兑申请书、审批书与购销合同等。临柜复审时,认真审核银行承兑汇票的内容。
  严格审查汇票的真实性、可靠性。包含汇票记载的要素是否合法、规范,背书是否连续,凭证、压数、印模是否真实可靠,和汇票相关的商品交易是否合法等。
  强化银行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信贷、会计、计财三部门会审、主管行长审批制度。做好宣传培训,增强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企业也要做好票据的宣传、解释工作。
  假冒、变造、“克隆”承兑汇票的识别:
  一查:即通过审查票面的“四性”——清晰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二听:即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三摸:即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四比:即借助票面“四种防伪标志”比较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五照: 即借助鉴别仪的“四个灯”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既然收票人已经告知公司汇票存在伪造的可能,由于公司的过错,坚持要求带回汇票,因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公司承担。因此,我认为收票人不应承担责任。

收票人已经提醒过,不用负责。你可以去咨询律师,请看我发给你的消息

知道是假还带回干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