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各个城门外问什么都有个叫稍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02:11
例如,西门外的下一站会是西稍门,而南门也会有南稍门,这个稍门是什么意思啊? 例外就是东关 西关的叫法是怎么来的?

稍门和城墙一样都是冷兵器时代防御体系中的建筑 而稍门属于与城墙有一定距离的一座建筑的构成部分 是建造在离主防御体 也就是城墙城门之外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很小规模的城 而且它的原字应为哨门.
  西安城墙四个正门外原来都是有稍门的 而如今唯独东门外没有的原因是 明洪武年间重建西安城时将当时奉元城所沿用的唐城墙向北向东进行了扩建 而向北的扩建并未将北稍门包入城墙之中 只有向东的扩建幅度因东关居住区最大 所以向东扩大约三分之一 延伸大约1300米(约扩大了一倍)将东关新居民区包入 形成现在西安城规模 但同时也将原奉元城的东稍门包入城中 至此西安再无东稍门之说.
  所谓稍门,指正门外的居民区又一层土围墙的外出通道。
  历史上西安东关和其他几个城门外不一样,再加上在现在东门外一站路的地方是块高地,行车无法直接上坡,于是道路就迂回了一下,向北拐到八仙庵那个地方,于是拐弯的地方就没有稍门,而称作鸡市拐,东门外的正路在此拐弯的意思。东关外居民比较多,而且富人多,东门到鸡市拐的正东方向住满了人家,路非常窄小,要把这些居民围起来的土围墙(廓)当然要比西关大许多,几乎到了现在三中的位置。在那里开门就叫作“廓门”。历史上还能留下来的名字恐怕只有东关的廓在东关南街延长线上的口子,叫南廓门。在原来应当是叫东稍门的位置上,站名叫做鸡市拐,兴庆公园北门,因为原来就没有那个门,那里是一快隆起的高地,高地下面是湖水,兴庆宫,景龙池都是湖水。从唐朝就没有东稍门;说到这里西安的规划是民国初年做的,当时就准备打开东关这条通道,但是由于战乱一直没有实现。60年又准备打通,由于三年困难停了下来。
  一直到文革已后,陈元方当市长还是市委书记的时候,下了决心,陈元方说,我们现在要摈弃偏见,团结一心,为人民作几件好事,首先花力气打通的就是东关外面这条鸡脖子路,转眼过去三十年了,想想后面接着打通的龙首村,都是大手笔。那时经济多困难呀。动作也快的很。后来东关外的道路是第一个修的宽宽畅畅的。

稍是指古代军队将帅出征和凯旋下马休息的地方!

关于西安四个稍门的历史源于明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止李自成起义军入城,特在西安城墙外又修筑四关,将城外居民包于城廓之内,形成了护城的第一道防线。而东城廓更是早在这之前就建有了,要进西安城,东稍门则成了西安的“东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