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Q的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29:33
小Q什么时候创建的?
是腾讯创造的吗?
创造她的初衷是什么呢?
有人说她不是用来玩(聊天)的,那是干什么的呢?
在论坛上看到她被教坏的消息很心痛,她学习是怎么过滤的呢?
腾讯和百度知道不能联手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小Q”吗?
怎么才能让小Q纯洁呢?

QQ的前身OICQ是在1999年2月第一次推出。

1998年11月12日,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公司成立当初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结果腾讯决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当时腾讯给OICQ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 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实上,腾讯推出OICQ纯属是一个偶然,如果那家大企业没打算投入资金到中文ICQ领域,也就不会有OICQ,如果腾讯公司中了标,也就不会有腾讯的OICQ,腾讯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说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实力。

作为一种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信息的流通方式决定了陌生的终端用户的双方,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极少可能获得对方的真实有效个人信息。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一定的欺骗性。而公民的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运营商在未得到司法机关授权的情况下绝对禁止刺探。这也使得运营商的服务终端很难对网络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净化和过滤。

据此,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试图通过网络实名制和公民个人信息库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管机制,并已开始付诸实施。现在来看,收效尚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