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古代战争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07:57
古代攻城掠地 有时候为什么必须要攻克某个地方才能继续进军 绕道不行吗 譬如辽东地区的宁远 努尔哈赤攻击的时候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力 它只是一座四面城墙的城啊 难道是古代的城市都是傍山而建的 然后两山之间有一个缺口 城池就修建在缺口出吗 既便如此 直接绕道另寻出路 或者直接翻过高山不行吗?如果可能能附一张宁远城池地图吗?

1、城池里物资集中,攻陷了以后可以补充后勤补给;
2、如果城池就修建在两山之间缺口处,绕道是很危险的,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也有补给上的困难;
3、城池多修建在要害地带,比如要考虑水源等因素;
4、不攻城就无法歼灭守敌;
5、城池里还有金银、劳动力以及其他的东西;
6、在那种刀剑相搏的时代,通过打胜仗来激励士兵的士气非常有效。

这种战术的目的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歼灭守敌,从而达到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2、夺取险要,以保障后勤补给。
3、分割或打破对方的防守或进攻态势。
4、其它的战术目的等。
以上的战术是为全面赢得战争的战略目标服务的。
而像你所说:“直接绕道另寻出路 或者直接翻过高山”这是撤退、战略转移,当然,也有突出奇兵、千里奔袭的战例。这就得具体战例具体分析了。

有修在两山缺口上的,比如说潼关、山海关等,也有修在大漠绿洲上的,比如说凉州等。不过这都是因地制宜才建的,知道其地处要害才建城也设防;而攻方也知道其要害,所以要拼死进攻。
但是宁远成并不是说地型多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远比不上锦州和沈阳。但是袁崇焕接管辽东时,已没有什么城可守了,努尔哈赤已经兵临宁远。考虑到宁远是山海关外唯一的一卫了,唇亡齿寒,不守不行。才坚持死守,结果“宁远大捷”,杀了努尔哈赤,并一举收复了锦州。
这样,清朝就和明朝在宁远上赌起气来!赌气是一大因素!结果皇太极耐不住了,才绕道蒙古,直达北京,算是诱杀了袁崇焕!当然战场上赌赌气也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我军气势,灭敌人威风!
再说锦州,控制锦州,据地百里,可阻碍后金联络蒙古,进攻朝鲜,并严重制约其农业发展。但同时增加了明朝的负担。
袁崇焕一心想保住锦州,先后搞了两次大修,费了不少力。最后他一死,清军又至,洪承畴援锦,败与松山,赔掉了明朝最后的家底。宁远也随即破了。所以说,宁远并没有那么牛,一座古城而已。
因为两家赌气,明朝守宁远搞了次N年难遇的大捷,守出信心了,雄心气势胜过长城万里呀!清朝要为先祖报仇,了却先祖破宁远的心愿,才屡攻宁远。甚至绕过锦州攻宁远。宁远也就因为两家的炒作,红极一时!

绕道是能过去,是怕腹背受敌

我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