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养竹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15:48
白居易在写养竹记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他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些了这篇文章的 ?
大家帮帮忙阿,我很急的,现在 就要阿 !!!!!!

《养竹记》的第一节。开门见山,咏物托意,理趣盎然。
《养竹记》的第二节,描写了作者在长安暂借居处,发现一丛被“贱俗”人所破坏的竹林,怜惜其“尝经长者之手”,“本性犹存”,于是尽心竭力地疗治病竹的经过。竹林由“枝叶殄瘁,无声无色”到“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的变化。竹尚有知,感于知遇之恩,更况人乎?人们爱竹植竹,是因为“竹似贤”,那么真正的贤人不更需要用贤者的感遇扶持吗?两个问句,几多感慨。而“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以之为异);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则是作者浓墨饱蘸,深发于心的压轴之笔。

文章用“竹似贤”统领全文,点透旨意。紧接着,从容不迫地连用四个排比阐明“竹似贤”这一论点的依据——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固以树德”、“直以立身”、“空以体道”、“贞以立志”,群子由此而思“善建不拔”、“中立不倚”、“应用虚受”、“砥砺名行”。君子以竹之节操品性为修身立命之典范,自勉自律的立志宣然纸上,气势磅礴。

以竹喻君子、比贤人、或自律自比,自古已然。物情本同人性。物我之情交融。